聚光型太陽能電池是[聚光型太陽能電池(Concentrator Photovoltaic)]+[高聚光鏡面菲涅爾透鏡(Fresnel Lenes)]+[太陽光追蹤器(Sun Tracker)]的組合,其太陽能能量轉換效率可達31%~40.7%,雖然轉換效率高但是由于向陽時間長,過去用于太空產業,現在搭配太陽光追蹤器可用于發電產業,比較不適合用于一般家庭,聚光型太陽能電池主要材料是[砷化鎵](GaAs),也就是三五族(III-V)材料,一般硅晶材料只能夠吸收太陽光譜中400~1,100nm波長之能量,而聚光型不同于硅晶圓太陽能技術,透過多接面化合物半導體可吸收較寬廣之太陽光譜能量,目前以發展出三接面InGaP/GaAs/Ge的聚光型太陽電池可大幅提高轉換效率,三接面聚光型太陽電池可吸收300~1900nm波長之能量相對其轉換效率可大幅提升,而且聚光型太陽能電池的耐熱性比一般晶圓型太陽能電池又來的高。

能量轉換率比較:
薄膜型太陽能(7%~12%)、晶圓型太陽能(12%~20%)、傳統核能電廠(30%)、火力發電(36.8%)、聚光型太陽能(31%~40.7%)、新式核能電廠(42~57%)
聚光型太陽能電池可通過使用透鏡將光聚集到狹小的面積上來提高發電效率。不過因聚光引起的溫度上升會損傷太陽能電池單元及發電系統,因此往往必須要抑制聚光率才可以。聚光型太陽電池假如使用聚光倍率為1000倍的透鏡時,單位模組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成本可降至結晶硅類電池單元的1/10左右,而所需的面積僅硅晶圓的1/2.5,另外聚光型太陽能電池必須要在位于透鏡焦點附近時才能發揮功能,因此為使模組總是朝向太陽的方位,必須搭配使用太陽追蹤系統,此設計雖然可以提高轉換效率,但卻存在透鏡、聚光發熱釋放槽以及太陽光追蹤系統的重量及體積較大..等問題,因此不適于裝在日式住宅的屋頂使用。
聚光型太陽能電池專有名詞整理:
Aluminum Heat Sink
|
鋁製散熱板
|
Ambient Temperature
|
環境溫度
|
Amorphous
|
非晶硅
|
Amorphous silicon, a-Si
|
非結晶硅
|
AM0
|
太陽光在大氣層外的平均照度稱為AM0,其功率約1300W/m^2
|
AM1
|
太陽光透過大氣層后與地表呈90度時的平均照度稱為AM1,其功率約925W/m^2
|
AM1.5
|
AM1.5用來表示地面的平均照度,是指陽光透過大氣層后,與地表呈45°時的光強度,功率約844W/m^2,在國際規范(IEC 891、IEC 904-1)將AM1.5的功率定義為1000W/m^2。
|
Conduction
|
熱傳導
|
Conduction Band
|
導電帶
|
Convection
|
熱對流
|
CPV
|
聚光型太陽能(Concentrator Photovoltaic)
|
CBTL
|
標準實驗室認證機構(Certification Body Testing Laboratory)
|
Charge Controller
|
過充放電控制器
|
Dopant
|
雜物
|
Electron Hole Pairs
|
電子電洞對
|
Epitaxy
|
磊晶
|
Fresnel Lenes
|
菲涅爾透鏡[涅爾鏡片是根據法國光物理學家FRESNEL發明的原理採用電鍍模具工藝和PE(聚乙烯)材料壓制而成。鏡片表面刻錄了一圈圈由小到大,向外由淺至深的同心圓,從剖面看似鋸齒。圓環線多而密感應角度大,焦距遠;圓環線刻錄的深感應距離遠,焦距近。
|
GaAs
|
砷化鎵
|
Ge
|
鍺
|
Germanium Substrates
|
鍺基板
|
Graphite Board
|
石墨板
|
Grid-connected system
|
併聯型發電系統
|
Heat Pipe Technique
|
導熱管
|
eated zone
|
加熱區
|
Hydride
|
氫化物
|
Lead acid battery
|
鉛酸電池
|
Lithium ion battery
|
鋰離子電池
|
Liquid Phase Epitaxy, LPE
|
液態磊晶技術
|
InGaP
|
磷化鎵銦
|
Ingot
|
晶錠
|
Junction Temperature
|
接面溫度
|
Metal Organic Vapor Phase Epitaxy, MOVPE
|
金屬有機氣相磊晶技術
|
Multijunction Concentrators
|
多介面太陽能電池
|
Nanoparticle processing
|
奈米粒製程
|
Nickel cadmium battery
|
鎳鎘電池
|
Nickel hydrogen battery
|
鎳氫電池
|
Natural Convection
|
自然對流
|
Off grid-connected system
|
獨立型發電系統
|
Photocurrent
|
光生載子
|
Photovoltaic
|
太陽光電池
|
Photovoltaic Diode, PVD
|
發電二極體
|
Photovoltaic Module
|
太陽光電模組
|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ECVD
|
電漿式化學氣相沉積法
|
Polymer lithium battery
|
高分子鋰電池
|
Polycrystal silicon
|
多晶硅
|
Polymer processing
|
高分子製程
|
Radiation
|
熱輻射
|
Secondary lithium battery
|
二次鋰電池
|
Single crystal silicon
|
單晶硅
|
Silicon processing
|
硅製程
|
Solar Cell
|
太陽能電池晶片
|
Solar Concentrator Module
|
聚光型太陽能模組
|
Substrate
|
陶瓷基板
|
Susceptor
|
基座
|
Sun Tracker
|
太陽光追蹤器
|
Thermal Fatigue Life
|
熱疲勞壽命
|
Thin-film processing
|
薄膜製程
|
Transparent conductors
|
透光導體
|
Valance Band
|
價電帶
|
Wafer
|
晶圓
|